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新闻 > 国际新闻

海外低价旅游、免费旅游要注意警惕“医托”

发布时间:2018-06-12   来源: 北京青年报

湖南株洲市警方日前通报了一起海外医疗诈骗案,诈骗团伙打着免费旅游的幌子引诱对象出国,虚构病情进行诈骗。经初步核实,该案涉及全国26个省,受害人达1731人,涉案金额6.5亿元。

在这起跨国医疗诈骗案中,组织者以免费旅游作为幌子,将受害者骗到国外的医疗机构,接受医院内“专家教授”的会诊。“专家教授”评估出受害者高达九成的患癌风险,让受害者产生恐癌心理后,再推荐以预防癌症为目的的治疗方案,动员受害者花几十万元的巨资打所谓的“抗癌针”。这种套路其实是国内“医托”的惯用伎俩,这一次所不同的是,“医托”的“业务”已发展到了海外,且单次诈骗金额很高。

应该说,上述跨国医疗诈骗案原本具有一些便于识别的特点,比如组织者是美容机构,出游的方式是免费旅游等,警惕性高的人可从中看出风险;假如组织者是旅行社,且出国旅游并非免费,在这类正常运营模式的掩盖下,跨国“医托”就更具有欺骗性,更难被普通人识破。海外旅游市场究竟存在多少吃医疗回扣的现象,这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,但此前一度火热且问题频出的海外美容手术旅行团,以及不久前有国内富豪组团到海外“一针续命”等事例,都隐约可见跨国“医托”的影子.

当前,旅游医疗成为国内外的一个新兴产业,通过旅游的方式到海外寻求医疗服务的患者越来越多,但国内患者对国外医疗市场缺乏了解,很多患者只能听从中介公司的安排。假如中介公司借机与国外医疗机构勾结,对患者实施欺诈后从中赚取回扣,他们就成为事实上的跨国“医托”。上述跨国医疗诈骗案中,一个小小的美容机构充当了跨国“医托”后,涉案金额居然可高达6.5亿元,跨国“医托”能获如此暴利,难怪会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。

对于跨国“医托”,除了要加强事后打击外,更应该做好前置性防范。一方面,针对有需求的患者,应强化海外旅游医疗的服务引导工作,让患者最好能够得到来自官方的旅游医疗服务。对于跨国游游医疗中介公司,则需做好规范化管理,尤其对于海外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带游客看病现象,更应该作为监管的重点。

另一方面,由于“医托”发生在国外,无论取证还是处罚,都会存在很大的难度,且患者一旦上当受骗,维权将变得更加困难。在此背景下,民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。不受超低价甚至免费海外旅游所诱惑,不盲目信任国外医学专家,不被突然出现的一个诊断所吓倒,在境外时不仓促作出支付医疗费的决定等,这些都应当成为海外旅游医疗的个人行事准则。